新聞中心Info
合作客戶/
拜耳公司 |
同濟大學 |
聯(lián)合大學 |
美國保潔 |
美國強生 |
瑞士羅氏 |
相關新聞Info
-
> 油脂不飽和度對于蛋白質界面特性與乳液穩(wěn)定性的影響
> 復合表面活性劑表面性質和泡沫性能的研究
> 基于表面張力測試儀研究表面活性劑促進浮選精煤脫水的機理(一)
> 超低界面張力復配表面活性劑用于渤海X油田水驅后的“挖潛提采”(一)
> pH、溫度、鹽度、碳源對 解烴菌BD-2產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影響——摘要、前言
> 桐油基衍生物鈉鹽的表面張力、CMC值測定、乳液穩(wěn)定性、固化膜性能測試(二)
>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表面張力過渡的解決辦法
> 不同溫度下水波波速和表面張力系數(shù)的關系與計算方法【實驗】(二)
> 墻體基面界面劑粘結強度影響因素有哪些
> 各類塑料薄膜的表面張力特定范圍一覽
推薦新聞Info
-
> ?警惕表面張力誤差!實驗室濕度控制對超微量天平的3大影響
> 警惕!表面活性劑過期:被忽視的百萬元研發(fā)損失風險
> 馬來酸酐為聯(lián)接劑,合成Gemini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表面性能測試
> Langmuir槽法研究不同電性Gemini表面活性劑對界面吸附膜性質的影響(三)
> Langmuir槽法研究不同電性Gemini表面活性劑對界面吸附膜性質的影響(二)
> Langmuir槽法研究不同電性Gemini表面活性劑對界面吸附膜性質的影響(一)
> 生物表面活性劑產生菌的篩選及對PAHs污染環(huán)境的修復效果研究(四)
> 生物表面活性劑產生菌的篩選及對PAHs污染環(huán)境的修復效果研究(三)
> 生物表面活性劑產生菌的篩選及對PAHs污染環(huán)境的修復效果研究(二)
> 生物表面活性劑產生菌的篩選及對PAHs污染環(huán)境的修復效果研究(一)
不同稠油下油相中芳烴含量、水相pH值對油-水界面張力變化規(guī)律
來源:當代化工 瀏覽 1226 次 發(fā)布時間:2024-06-19
采用吸附色譜法,將遼河和孤島稠油按極性分為飽和分、芳香分、膠質、瀝青質??疾炝怂鼈兊幕瘜W組成和界面張力,比較了兩個組分系列在不同條件下油-水界面張力的變化規(guī)律。結果表明:遼河稠油組分中的芳香共軛成分以及含氧、氮的極性基團較多,界面活性較強;在不同的水包油乳狀液體系中,遼河稠油的界面活性比孤島的強,且瀝青質的界面活性最強;pH值對遼河稠油活性組分的油-水界面張力的影響總體上略大于對孤島稠油活性組分的影響,即對界面活性高的影響較大。
油-水界面張力是研究乳狀液穩(wěn)定性的基礎。稠油中界面活性物質(膠質、瀝青質及其它極性物質)的界面性質(界面張力、Zeta電勢、界面粘度、界面粘彈性等)是稠油乳狀液穩(wěn)定性的主要影響因素[1-3],不同稠油所含膠質、瀝青質的含量、組成及結構不同,其界面性質表現(xiàn)出各自的特點[4-6]。在研究稠油乳狀液穩(wěn)定性時,對界面活性物質的提取,通常根據(jù)膠質、瀝青質在指定溶劑(戊烷、庚烷、甲苯或混合溶劑)中溶解度的不同,采用梯度淋洗的方法[7-8]?;蛘卟捎媒缑嫖椒绞?,直接從油-水界面分離出界面活性物質[9]。
稠油中包含有天然界面活性物質—膠質、瀝青質及其它極性物質,且還包含有大量的飽和分和芳香分。本課題采用吸附色譜法,將遼河稠油(LH)和孤島稠油(GD)按極性分為飽和分、芳香分、膠質和瀝青質4個組分,考察了油相中芳烴含量、水相pH值對油-水界面張力的影響,以及各組分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、H/C原子比、芳香共扼成分與油-水界面張力之間的遞變規(guī)律。考察了各極性組分的化學組成和油-水界面張力,重點比較了不同稠油下兩個系列組分油-水界面張力的變化規(guī)律。
1實驗部分
1.1儀器與材料
儀器:界面張力采用dIFT雙通道動態(tài)界面張力儀(芬蘭Kibron)在50℃恒溫條件下用旋轉滴法測定。
材料:實驗用油樣為遼河杜-84稠油和孤島稠油(孤島采油廠中二北區(qū)蒸汽吞吐采出稠油)。
1.2稠油基本性質的測定
用JNM-LA300FT-NMR(300MHz)型超導核磁共振波譜儀得到油樣的1H-MNR譜圖;使用pHS-3C精密pH計,電位滴定法測定油樣的酸堿值,酸值的測定參照GB/T 18609-2001方法;堿氮值的測定參照SH/T 0251-93、SH/T 0162-92方法;采用吉林市光明分析儀器廠生產的HY510A自動傾點/凝點測定儀測定稠油的凝點;用成都儀器廠生產的NXS-11A旋轉粘度計測定稠油的粘度?;拘再|見表1。
表1稠油的基本性質
1.3稠油組分的制備
稠油極性四組分的分離參照RIPP-7方法[10],不進行260℃以前餾分的分離而直接用正庚烷沉淀瀝青質。將可溶質(即脫瀝青質油)吸附于中性氧化鋁色譜柱,依次用極性增強的石油醚、甲苯以及甲苯-乙醇、甲苯、乙醇沖洗色譜柱,各接收液蒸出溶劑后放入真空烘箱中干燥至恒重,得到飽和分、芳香分、膠質。稠油的烴族組成見表2。
表2稠油的烴族組成
2結果與討論
2.1化學組成的比較
遼河和孤島兩種稠油組分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和元素分析結果見表3、4。
表3組分平均分子質
表4組分元素分析結果
表5組分結構參數(shù)
可以看出,隨著組分的增重,兩種稠油組分系列的H/C原子比逐漸減小。兩個系列不同在于,遼河稠油組分的H/C原子比小于孤島稠油組分,而遼河稠油組分的氧、氮含量均大于孤島稠油組分。由此可見,遼河稠油組分中的共軛成分以及含氧、氮的極性基團均大于孤島稠油組分。應該指出,組分中硫含量的變化規(guī)律與氧、氮含量的類似,即隨著組分增重,硫含量逐漸增多。同時,孤島稠油組分的硫含量遠大于遼河稠油組分,對應的孤島稠油組分中含硫的極性基團大于遼河稠油組分。
采用經驗公式[11],對兩種稠油組分結構參數(shù)進行計算,結果見表5。
可以看出,隨著組分的增重,兩種稠油組分系類列的fA逐漸變大,fN、fP、BI逐漸變小。兩個系列的不同在于,遼河稠油組分的fA、fN和BI均大于孤島稠油組分,即芳香碳率、環(huán)烷碳率、烷鏈支化度較高。因此,遼河稠油組分中共軛成分含量大于孤島稠油組分。
2.2組分在油相中的質量分數(shù)對油-水界面張力影響的比較
考察了遼河和孤島稠油組分在油相中的質量分數(shù)對油-水界面張力的影響,結果見圖1、2。
可以看出,兩個組分系列的空白模擬油與去離子水的界面張力為41.45 mN/m,各組分模擬油與去離子水的油-水界面張力由小到大順序是:瀝青質、膠質、芳香分、飽和分,對應的界面活性由大到小順序是:瀝青質、膠質、芳香分、飽和分,且飽和分和芳香分基本沒有界面活性,屬于界面惰性物質。
隨著組分在油相中質量分數(shù)的增加,二者膠質和瀝青質的油-水界面張力均逐漸降低,而遼河稠油膠質和瀝青質的油-水界面張力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孤島稠油的。在同一系列中,瀝青質的油-水界面張力下降幅度大于膠質的,對遼河的來說差別較大,對孤島的來說差別較小。由此可見,遼河稠油膠質和瀝青質的界面活性強于孤島稠油的,而瀝青質的界面活性又強于膠質的。
2.3水相pH值對油-水界面張力影響的比較
考察了水相中pH值對活性組分油-水界面張力的影響,結果見圖3、4。
可以看出,隨著pH值的增大,兩個系列界面張力均有先增大后降低的趨勢,且在兩個系列中,都是瀝青質界的面張力降低幅度大于膠質的??梢悦黠@的看出,遼河活性組分油-水界面張力隨著pH值增大,降低幅度大于孤島活性組分。
pH值對組分油-水界面張力影響的本質是水相中的堿與組分中酸性基團中和反應,進而改變組分的極性。膠質、瀝青質為兩性物質,堿性條件下分子中的羧基等酸性基團變?yōu)轸人岣汝庪x子,酸性條件下氨基等堿性基團發(fā)生質子化轉變成為銨正離子等陽離子,極性基團處于離子狀態(tài)時易于向界面聚集,表現(xiàn)出較低的界面張力。
pH值較低時,H+吸附在油-水界面,它可與膠質和瀝青質中的含硫、含氮部分反應或絡合形成帶電基團,類似于陽離子表面活性劑,具有較強的極性,從而導致油-水界面張力較低。pH=7時有一個最大值,因為膠質和瀝青質分子可能在次界面發(fā)生分子間重排,并飽和界面,多余的分子或膠束又擴散到油相中,界面上分子減少,界面張力上升;pH值在堿性范圍內,膠質和瀝青質在界面的吸附開始為擴散控制,吸附接近平衡時,瀝青質分子在次界面進行分子間重排,過程受限于瀝青質分子相互作用,不再是簡單的擴散控制,而是一種反應控制,即瀝青質分子中的酸性基團發(fā)生去質子化反應,形成類似于陰離子的表面活性劑吸附于油-水界面上,這時界面張力降低,堿性條件下的界面張力低于酸性條件下的。
遼河稠油活性組分的氧、氮含量高,酸性基團多,但芳香共扼結構多,空間阻滯作用強,酸性基團參與反應的機率相對要低。反之,孤島稠油活性組分酸性基團少,但芳香共扼結構也少,酸性基團參與反應的機率相對要高。組分表現(xiàn)出來的界面活性差別是這兩種因素相互競爭的結果,因此,pH值對遼河稠油活性組分的油-水界面張力的影響總體上略大于對孤島稠油活性組分的影響。
在同一系列組分中,膠質的硫、氧、氮含量低,酸性基團少,但芳香共扼結構也少,酸性基團參與反應的機率相對要高,而瀝青質硫、氧、氮含量高,酸性基團多,但芳香共扼結構多,空間阻滯作用強,酸性基團參與反應的機率相對要低,總體上表現(xiàn)為pH值對瀝青質的油-水界面張力的影響大于對膠質的影響。
3結論
(1)遼河稠油組分中的芳香共軛成分以及含氧、氮的極性基團均大于孤島稠油組分,其界面活性也強于孤島稠油的。
(2)組分中芳香共軛結構和極性基團的含量不同對油-水界面張力的影響也不同。遼河稠油膠質和瀝青質的界面活性強于孤島稠油的,而瀝青質的界面活性又強于膠質的。
(3)pH值對遼河稠油活性組分的油-水界面張力的影響總體上略大于對孤島稠油活性組分的影響,且對瀝青質的油-水界面張力的影響大于對膠質的影響。即pH值對界面活性高的影響大。